分享广东高职高考语文15个主题作文
今天广州星华教育老师给大家分享广东高职高考语文15个主题作文,希望对大家有用。
这15篇人民日报典范时评,分属15个不同的作文主题,结构规范,思路清晰,很适合高中生阅读、借鉴。包括学习如何开头、结尾,包括如何概括新闻,叙述背景,如何提中心论点,正反举例,如何紧扣新闻事实,等等。建议同学们收藏,好好学习。
NO.1 家风家训
“拼爹”只拼家风,才是正能量解放日报 施平
最近,浙江丽水摄影家协会副主席郑国强与其子郑艺互动的两封家书在网上热传。家书之上,暖意融融;父子之间,情真意切;言语之中,家风立现;诲人之道,家教立显。万贯家财不如良言传世,良好的家风和家教,是真正的传家宝,也是社会正能量的重要来源。 在我们的社会里,还有很多类似的故事在默默发生着。故事的主人公未必出身显赫,受教育程度也有很大差别,可是他们治家做人的理念,却高度相似——诚实守信、忠厚为本、天道酬勤……这些,其实都是中国人最常见的家风家训,直到今天仍在发挥着重要作用。前几天,微博朋友圈也被许涛还钱的故事刷了屏。3年前,还在读大学的许涛为了给父亲治病,在网上发起求助,承诺3至5年内连本带利还款。今年5月9日,一位捐助者意外接到了许涛的还款,将此事在微博公布后,迅速引起网友和媒体关注。在诚信似乎稀缺的时代,许涛的行为,让人们再次感受到诚信就在身边。特别令人感慨的是,挑起顶梁柱担子的他,以自己的担当为弟弟示范了淳朴家风,诠释了长兄为父的现代内涵。 家风,顾名思义,就是一个家庭或一个家族的传统风尚。在古代社会,常常有“世代忠良”、“书香门第”之说,这其实就是一种家风延续的缩影。而且,家风从来都不是某个阶层的专利,古人云“耕读传家”,把务农还放在读书之前,这其实是道出了家风传承的要义,那就是价值观引领为重、知识传授为轻、财富传承则更是其末。 在物质文明不发达的古代社会,“治家”是社会管理的重要部分,形成社会公序良俗的一种道德自觉,并在较大程度上发挥了正能量。这样的情怀与成长范式,无论时代条件怎样改变,总会或隐或显地起作用。社会发展到今天,一些传统的思想观念逐渐被强大的物质力量裹挟,在很多家庭教育中,传统的“仁义礼智信”风气不复存在。就连家庭成员基本的责任、道义也会被权钱观念所吞噬。在一些官员家里,父母不像父母,儿女不像儿女,“拼爹”比拼的是官位和背景,家风不正,最后往往导致“坑爹”的结局。 当我们重新审视传统文化遗产,恍然发现许多家风家训的内涵,与当前倡导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息息相关,并未过时。修身、立德、劝学、勤俭、诚信、仁义……这样一些构成我们文明基石的内容,就承载于很多家风家训之中。然而,如何才能激活这些文化因子,不是靠简单的宣传普及倡导所能做到的。家规家训在立更在传,需要家长的言传身教,族人一代又一代的接力延续。尤其是,要让社会主流来关注和实践家风传承,作为“关键少数”的干部就要起到带头作用。 细看家风,俨然就是分辨好干部与坏干部的一道试金石。好干部廉福章担任领导工作30多年,从没有为自己的亲属、老乡、朋友及其子女安排过工作。虽然,儿女们没有沾到父亲一点光,但勤俭持家、自食其力就是父亲留下的最好财富。像这样的好家风,在很多党的优秀领导身上都能找到范例。反观近来落马的大小贪官,立身不正、治家不严、失格不伦,几乎无一不中。 北宋名相司马光在家训《训俭示康》中,曾总结了历史上许多达官显贵之子,因受祖上荫庇不能自强自立而颓废没落的教训,告诫其子:“有德者皆由俭来也。”由于教子有方,“途之人见容止,虽不识皆知司马氏子也”。如果“拼爹”比拼的是家风家教,那么这样的比拼多一点,对社会而言,实乃幸事。
NO.2 扶贫攻坚
精准扶贫要扶到根子上人民日报 杨亚林
在实践中,解决好“怎么扶”的问题,开对“药方子”,才能拔掉“穷根子”。从现实情况看,在云南昭通的11个县市区中,有10个国家级贫困县,很大一部分贫困群众生活在深山高寒地区,不仅居住分散、偏远,而且发展条件差、扶贫难度大。切实提高脱贫攻坚成效,就要立足实际,把精准扶贫扶到点子上、根子上,以更明确的目标、更有力的举措、更有效的行动,让贫困群众真正得到实惠。 提高扶贫精准度,先要把贫困群众从“穷窝”里挪出来。一些贫困群众祖祖辈辈都生活在大山里,既有迫于偏远、贫瘠、封闭自然环境的无奈,也存在“住惯的山坡不嫌陡”的惯性。为把这些不具备发展条件的山区的群众搬出来,我们坚持把深入细致的群众工作贯穿于搬迁全过程,数万名干部深入千家万户开展工作。易地扶贫搬迁,不是简单“挪个窝”,而是要围绕搬哪里、怎么搬等问题通盘考虑。昭通坚持全市“一盘棋”,打破原有的县、乡、村的界限,探索“进城、入镇、进厂、上楼”安置模式,让36.24万贫困群众实现了由落后山区到现代城镇、由传统农民到产业工人的转变。 提高扶贫精准度,要想办法切断“穷根”。易地搬迁只是手段,发展致富才是目的。我们追求的易地扶贫搬迁不仅要改善人居条件,更要实现可持续发展。昭通有苹果、马铃薯、竹子等高原特色产业,以此为抓手,引进龙头企业、发展专业合作社、引导专业大户,为贫困群众增收致富提供产业支撑。以彝良为例,该县有丰富的天麻、竹笋等特色优质农产品,以前大多停留在传统生产模式上,难以带动贫困户增收。通过采取“龙头企业+合作社+种植农户”的机制,推动农特产品精深加工,为贫困人口提供了就业岗位。发展好产业、统筹好经营,既能解决劳动力转移就业问题,又能确保搬得出、稳得住、能致富。 提高扶贫精准度,更要改变人的思想,扶智与扶志缺一不可。2014年以来,昭通的贫困人口从184.37万人下降到了2018年的58.83万人,累计减贫125.54万人、508个贫困村出列、2个贫困县摘帽。每个数字、每项成绩的背后都是“活生生的人”,脱贫攻坚需要围绕人来做工作。一方面,对干部来说,脱贫攻坚的过程虽然艰辛,但需要大胆解放思想、敢于求变求新、勇于顶住压力、善于抓住机遇,带着真心、真情投入到脱贫工作中。用好理念、好方法、好作风为群众服务,旧貌终会变新颜。另一方面,对群众来说,暂时的贫穷并不可怕,怕的是智力不足、头脑空空,怕的是知识匮乏、精神委顿。通过接受新事物、学习新知识、接纳新观念,坚定脱贫的决心、树立致富的信心,个人才能用自己的力量搬走贫穷的大山。 脱贫攻坚越往后,难度越大,越要压实责任、精准施策、过细工作。如今,我们离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目标越来越近,脱贫攻坚的任务也越来越重。当此之时,务实为先、精准为要,让脱贫过程更扎实,脱贫结果更真实,才能真正使脱贫成效获得群众认可、经得起实践和历史检验。(略有改动 作者为云南省昭通市委书记)
NO.3 家园与乡愁
守护好乡愁才能留住根人民日报 盛玉雷
最近,一组数据让人惊心:近15年来,中国传统村落锐减近92万个,并正以每天1.6个的速度持续递减。12月10日发布的《中国传统村落蓝皮书》则列出了传统村落保护的五大挑战,包括相关法律法规不完善、过度商业开发、“空心村”现象等。 有人说,中国人往上数三代,多数来自农村,来自泥土。即使人在城市,也经常会遐想“暧暧远人村,依依墟里烟”的恬淡意境。然而现实中,为了保护古村落,却往往不得不与时间赛跑。有的村子年久失修;有的村民翻新住房,拆掉祖屋抹去壁画;有的全村外出务工,留下老人儿童;有的地方把古村落当“摇钱树”,随意搭建破坏古貌……正如著名作家冯骥才所感叹的那样:“每座古村落都是一部厚重的书,不能没等我们去认真翻阅,就让这些古村落在城镇化的大潮中消失不见。” 对于发源于农耕文化的中华文明,村落可说有着至关重要的意义。从《汉书》所言“或久无害,稍筑室宅,遂成聚落”的自然萌生,到社会学家林耀华在《金翼》里所言“别忘了把种子埋进土里”的朴素信仰,村落承载着中华文明的物质基础、文化属性。在《乡土中国》中,费孝通写道:“从基层上看去,中国社会是乡土性的”。在这里,“乡土”并不是一个贬义的概念,而是千百年来农业社会发展特点的集大成。即使是今天,城镇化成为通往现代化的必由之路,当高楼大厦伸向天际之时,也离不开从历史文脉中吸纳地气。因而,保护村落、振兴乡村,就成了追索“从哪里来”的方式,也成为标记“向何处去”的注脚。 城乡关系、人与自然的关系的重构,需要顺势而为、水到渠成。这就意味着保护古村落,不仅要关注建筑风貌上的岁月留痕,更要聚焦村庄中人们的生活质量。有抢救者感慨:“我们走进许多美丽的村子,有老树、山庙、石板房,但是没有人。”贵州黎平铜关侗寨被称为“时光边缘的古村落”,当地侗族人居住的干栏式民居有着700多年历史。然而,在纳入国家保护试点后,有的村民却因木房子容易起火,不愿再建民族特色的木居。这启示我们,保护要见物,更要见人。村民固然是村落保护的第一责任人,但同时也要让他们成为村落保护的受益者。只有传统村落更加宜居,人们在这里生活质量更好,对村落的保护才有更坚实的基础。 “看得见山,望得见水,记得住乡愁。”这是“城里人”和“村里人”共同的生活愿景,也是城镇化的目标所在。在云南古生村,习近平总书记称赞当地白族民居的庭院“记得住乡愁”,指出要注意乡土味道,保留乡村风貌;在湖北峒山村,习近平总书记强调,建设美丽乡村不是“涂脂抹粉”,不能大拆大建,特别是古村落要保护好……在党的十九大报告中,实施乡村振兴战略同科教兴国、人才强国、创新驱动一道,成为贯彻新发展理念的有机组成部分。 对许多一辈子种田劳作的村民来说,村子就是他们的家;对拥挤在钢筋混凝土森林中的人们而言,乡村又何尝不是精神的归宿?村落不可能也不应该一成不变,只是,这样的变化不应是衰败,而应是成长。惟其如此,才能守护好我们的乡愁,留住我们的根。
NO.4 文化传统
让传统文化涌起时代浪花人民日报 雷雨
一个汉字可以有多少种写法?在某地的一次主题展览上,单单一个“和”字就布满了整个展厅,多达上百幅书画作品加以刻画,这样的场景生动地诠释出了传统文化雄厚的历史底蕴和多样的表现形式。如果说,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一片海,长期以来滋养着光辉灿烂的中华文明,那么如何对其进行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让涌动的潮水掀起新时代的浪花,就是如今站在历史新起点上的文化新课题。 毋庸讳言,传统文化在发展过程中遇到了不少意想不到的难题。以中华传统武术为例,得益于20世纪60年代功夫片的热播,“中国功夫”一度成为中国文化的世界符号。然而就在近些年,“太极拳师”在现代搏击术下仓促落败,“气功大师”隔空打人演技浮夸……中华传统武术频频陷入争议,甚至让公众产生了“中国功夫是花拳绣腿”的疑惑。 相似的困境,在其他不少传统文化样式中也时有出现。“民俗变少了”“年味变淡了”……随着时代文明的更迭、生活方式的革新,传统文化受到来自自身与外界双向的生存压力。一直以来被奉为优秀传统文化精粹的思想观念、人文精神、道德模范,亟须新的表达方式和发展模式,更近距离地贴近当今观众,捕捉新的目光。 值得注意的是,吸吮着五千多年中华民族漫长奋斗积累的文化养分,我们的传统文化其实从不缺少盎然生机。比如,中秋佳节“漂洋过海”,外国友人竞相品尝“让人回味良久的中国点心”;脱胎于太极文化的新武学“功守道”将亮相大银幕,延续传统武术源远流长的内在哲学。 可见,中华文化的繁荣发展重在转化发展。让传统文化涌起新时代的浪花,需要我们站在时代高度,结合时代要求继承创新,注重发掘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当代价值,展现出中华文化的永久魅力和时代风采。这是新时代赋予我们义不容辞的责任,也是中华文化繁荣发展的必由之路。 十九大报告中明确指出,“文化是一个国家、一个民族的灵魂。文化兴国运兴,文化强民族强。”“要坚持为人民服务、为社会主义服务,坚持百花齐放、百家争鸣,坚持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不断铸就中华文化新辉煌。”只有紧紧把握住时代发展的脉搏,为传统文化寻找到转化发展的表达方式,才能为坚定文化自信、推动中华文化繁荣兴盛注入强大力量和不竭动能。
NO.5 文明公德
权力伸张别忘“公共意识”人民日报评论部
在伸张个体权利的同时,我们也呼唤公共意识的提升。这种提升,是在松散的沙子当中,混合制度的水泥、规则的石子和道德的水分,从而产出比花岗岩还坚韧的文明基石。 一个两年半前启动的棚户区改造项目,因为1%的住户坚持“狮子大开口”两头算账,在法院终审判决后仍拒绝搬迁,致使回迁安置迟迟不能动工,99%的已签约住户只能无奈漂泊在外租房生活。一个原本人人受益的民生工程,在个人的极端诉求下成了“人人受损”。近日,媒体报道的这一真实案例,再次让我们思考个体诉求与公共意识的关系。 改革开放40年来,告别计划经济、走向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个体意识得到空前增强,个人利益也成为很多人处理社会关系的出发点。应该说,正是对“个体”的尊重,正是对“权利”的捍卫,才极大地激发了社会活力和创造力。与此同时,也要看到过犹不及。一切都让个人听命于集体,强调个人为“全局”无条件牺牲确属苛求;但“我满足了,才是公平,我满意了,才叫正义”,恐怕也不可取。一个“各私其私”的环境,不仅难以发育出文明的社会,也难以长久维持个体的利益。 网上有这样一个段子:医院来了一个瘦弱的肠胃病患者,医生嘱咐他以后多吃青菜少吃肉。患者说,“我不敢吃,我就是种菜的,承包了一大片菜地,都洒了农药,只卖给别人”。医生无语,转头开了一些可吃可不吃、可查可不查的药品和项目。虽然是段子,却折射出一个道理,无视他人权利和社会整体利益,个人的私利只能在现实中逐渐风干。现代市场经济不可能建立在极端个人主义所导致的“原子化”“沙漠化”基础上,以分工和多元利益主体为前提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本身就蕴涵着对集体主义的呼唤。倘若每个人都想着一己之私的最大化,完全不顾公序良俗和法律法规,最终的结果,只能是“相互加害”而没有互利共赢。 正因如此,这些年来,无论是对“精致的利己主义者”的反思,还是对遛狗不拴狗绳、公共场所吸烟、景区乱扔垃圾等不文明行为的批评,都体现了人们在“个体”“私利”之外,对“全局”和“公共”的关切。正如马克思所言,“人的本质是一切社会关系的总和”。任何时候,个体都不可能超脱社会关系独立存在,个人权利始终要在社会框架里才能得到伸张。道理很简单,一滴水漂不起纸片,大海上才能航行巨轮;一棵树顶不住风沙,一片森林才能遮风挡雨。 今天,在中国社会从传统向现代转型的过程中,公共空间开始出现并不断拓展,也向人们提出了新的交往方式的要求。在这样的背景下,“公共意识”比以往任何时候都更加重要。正因如此,当共享单车被破坏、私用、占道骑行、乱停乱放,才有媒体倡议要用公共意识护航;当种了3年的“网红”花海3天就被游客踩踏毁坏,才有网友直言“别让我们的素养,配不上晒出来的美景”;当粉丝为见偶像围堵登机口导致航班延误,才有“素质粉”呼吁“别给偶像们‘招黑’!”倡议呼吁的背后,正是这样的共识:在个人之外,还有社会;在私人领地之外,还有公共空间。 在这个意义上,如果说,个体意识和权利意识的觉醒,体现着一个社会的进步,那么让这个社会变得更好,还需要每一个人兼具公共意识,承担起应有的社会责任。也因为此,在伸张个体权利的同时,我们也呼唤公共意识的提升。这种提升,不是否定个人权利的正当,也不是模糊个体与公共的边界,而是在松散的沙子当中,混合制度的水泥、规则的石子和道德的水分,从而产出比花岗岩还坚韧的文明基石。 改革开放已40年,当社会的发展“越来越成为你中有我、我中有你的命运共同体”,我们在张扬个体权利的同时,更加需要强调个人必须从属于社会,个人利益应服从公共利益、服从民族和国家利益这一理念。这也是为什么党的十九大报告中要提出加强思想道德建设,加强集体主义教育。每一滴水都能折射太阳的光芒,只有“公共意识”这一观念的水位越来越高,集体主义价值观得到更好弘扬,我们的社会才能在“人人相善其群”中更加现代、更加美好。
NO.6 奉献与付出
以“愚公精神”践行无悔誓言人民日报评论员
一个人的生命长度是有限的,但在有限的人生中活出生命的深度和广度,最能体现生命的分量。河北农业大学教授李保国用一生时间践行自己入党时的誓言,回答了付出与获得、物质与精神、名利与奉献等人生命题,诠释了共产党人的宗旨和理想。
一个先锋,就是一面镜子。近日,习近平总书记对李保国同志先进事迹作出重要批示,号召广大党员、干部和教育、科技工作者向李保国学习,心系群众、扎实苦干、奋发作为、无私奉献,自觉为人民服务、为人民造福,努力做出无愧于时代的业绩。
榜样是看得见的哲理。在群众眼中,李保国是“科技财神”,他用科技为荒山带来苍翠,用产业为乡亲拔除“穷根”;他是“农民教授”,恪守“扎不进‘泥土地’,就长不成栋梁材”,把论文写在田间地头;他是“太行新愚公”,三十五年如一日扎根山区,深耕太行直至生命的最后一天。他累计为太行山区增加农业产值35亿元,却从未收过农民一分钱讲课费,从未拿过企业任何股份,一件羽绒服一穿就是10多年。一个心眼为百姓,这是李保国身上最鲜明的个人气质,也是最耀眼的道德光芒。 是什么力量推动着李保国俯身巍巍太行,将一生热血倾注于科技扶贫?“我最见不得老百姓受穷”“我只图太行山的老百姓能早一点过上好日子”……朴实无华的语言,却是最好的答案。这正是支撑李保国“活着干,死了算”的精神源泉所在。 我们这个世界需要“愚公”,他们是一个民族宁折不弯的脊梁。我们党之所以能带领人民不断开创新局面、赢得新胜利,关键就在于凝聚了一大批像李保国这样的共产党员。他们不为外物所扰,不为名利所累,“一生干好一件事”,行动是他们提交给人生的完满答卷。 志之所向,一往无前。如今,我们正行进在实现民族复兴的伟大征途,志不坚不足以攻城拔寨,意不定不足以爬坡迈坎。正如习近平总书记所强调的,要立下愚公志、打好攻坚战,让老区人民同全国人民共享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成果。惟其如此,才能不负时代所望、不负人民重托。 一个有希望的民族不能没有英雄,一个有前途的国家不能没有先锋。以李保国为镜,赓续他所留下的“愚公精神”,我们就必定能在全面小康的时代画布上,书写下新的篇章。
NO.7 执着与勇毅
壮哉!女排精神!人民日报评论员
“女排精神,洪荒之力!”“中国女排一直是我心中的神!”“如果奇迹有颜色,那么一定是中国红”……当近10亿中国观众聚焦里约奥运会女排决赛,当全世界华人瞩目这场意义远超体育竞赛的巅峰对决,一份久违的感动像闪电击中亿万观众,一股雄奇的力量穿越重洋,叩响每个中国人的心扉。 中国女排再夺奥运冠军,让人忆起曾经的光辉岁月。35年前的冬日,女排姑娘首次荣获世界冠军。咚咚的“铁榔头”,敲响了“团结起来,振兴中华”的战鼓,提振了中国人的精气神。这支光荣的队伍不仅是竞技舞台上一张亮丽的国家名片,更成为无数中国人的励志榜样。“三连冠”“五连冠”,在那个国门刚刚打开、人民呼唤精神力量的时代,中国女排以她们无畏的拼搏精神跨上巅峰,向世界证明了“中国人能行”。在那个改革开放大幕初启、中国奋力追赶世界的时代,女排精神如同一面旗帜,让世人看到中国的集体主义、爱国精神、自强意志,能达到怎样的高度、能创造怎样的奇迹。无私奉献、团结协作、艰苦创业、自强不息的女排精神,是民族精神与时代精神的完美结合,成为一个时代的集体记忆、价值标签。 时光流转,世事沧桑。30多年来,女排姑娘有过成功登顶的荣耀与辉煌,也有过跌入低谷的徘徊和迷茫。但“跌的有多深,反弹就有多强”,正如主教练郎平所言:“中国的女排精神与输赢无关,不是说赢了就有女排精神,输了就没有。要看到这些队员努力的过程。”坚守为国争光的梦想,永葆求新求变的精气神,不忘初心,与时俱进,用专业素养提升实力,以开放包容博采众长,靠苦干巧干赢得竞争,这是新时代女排精神的丰富内涵所在、持久魅力所在、深刻启迪所在,也正是新长征路上的中国人不畏艰险、奋力追上时代的底气所在、力量所在。 历史是现在跟过去之间永无止境的问答交流。今天的中国,时代正打开一幅全新的场景,冲顶更需要坚强的意志、精神的伟力。面对决胜全面小康的艰巨挑战,面对困难众多的经济新常态,我们依然要发扬历久弥新的女排精神,去解决众多“发展起来以后的问题”,去化解“为山九仞、功亏一篑”的风险,去应对暮气日长、锐气渐消的挑战,为民族复兴提供凝心聚气的强大精神动力。 “再难的逆境也绝不言弃”,“可以被打败但是绝不会被打倒”,“哪有什么洪荒之力,不过是在咬牙坚持”,中国女排正是凭着这样的执着勇毅去拼搏去奋斗。今天,啃下全面深化改革的硬骨头,涉过经济转型升级的险滩,都需要发扬女排精神,去把困难踩在脚下,把责任扛在肩上,把梦想化作风帆。
NO.8 知足知不足
即要知足,又要知不足 人民日报评论员
“知足知不足,有为有弗为”,这是冰心的祖父谢子修所撰的自勉联。领导干部的修养、行止,也需要把握好这样的辩证法,既要知足又要知不足,在此基础上,有所为有所不为。 所谓知足,是说在个人待遇上要懂得满足。遵纪守法,靠外力约束,更靠内心自觉。“知足不辱,知止不殆,可以长久。”一些落马的领导干部,职位不可谓不高,权力不可谓不大,为何还走上违法犯罪之路?一个重要原因,就是不知足。不知足,则不知止。对政治待遇不知足,因此野心膨胀,不守政治纪律,不讲政治规矩,结党营私,做“两面人”;对生活待遇不知足,因此贪得无厌,大搞权钱交易,纵容家人利用其影响非法敛财。 “祸莫大于不知足,咎莫大于欲得”,知足才会安全,知足才会快乐。平心而论,领导干部政治待遇已经不错,、住房、医疗等生活待遇也不低,完全能够满足基本生活需要。对此,应该感到很知足。当然,希望政治上进步、生活上改善,是可以理解的,但必须严守政治纪律、政治规矩,决不能越雷池半步。如果想升迁就搞非组织政治活动,跑官买官;想发财就搞权钱交易,索贿受贿,触碰了党纪国法的红线,最终必然受到严惩,落得个身败名裂的下场。身为领导干部,应该常思贪念之害、常怀知足之心、常持感恩之情,否则难免如古人所说:“欲而不知足,失其所以欲;有而不知止,失其所以有。” 所谓知不足,就是指在党性修养上要清醒认识差距,增强律己修身的紧迫感。人贵有自知之明。一方面,人都有弱点、有惰性,没有谁天生就是完美无瑕的圣人,天生就是百毒不侵的共产党员;另一方面,掌握一定权力的领导干部,也无时无刻不面临着各种诱惑、腐蚀的考验,受到各种各样的“围猎”。俗话说,苍蝇不叮无缝的鸡蛋,苍蝇是客观存在的,关键是自己有没有让别人能钻的空子。面对同样的环境,为什么有的人能洁身自好、全身而退,有的人却身陷囹圄、身败名裂?根本原因在操守、在定力,在反躬自省清理思想和行为上的灰尘,补好蛋壳上的缝。 正如许多腐败分子忏悔时所讲,把他们送进监狱的不是别人,而是他们自己,是因为自己有贪念、有弱点,才会在“温水煮青蛙”式的腐蚀过程中,一步一步被拉下了水。“知不足,然后能自反也;知困,然后能自强也。”作为一名领导干部,只有知不足,清醒看到自己身上存在的弱点,加强党性修养才有源源不断的动力,使自我净化、自我完善、自我革新、自我提高成为终身习惯。也只有知不足,加强党性修养才更有针对性,不断克服缺点,及时补上短板,增强自身的抵抗力和免疫力。 知足,目的在“止”,有所不为;知不足,靶向在“行”,要有所为。懂得知足,面对名利才有风轻云淡的胸怀;懂得知不足,锤炼党性才有永无止境的追求。写好“知足”和“知不足”这两篇文章,才能如习近平总书记所要求的,算好“政治账”“利益账”“良心账”,做一个忠诚、合格的党员领导干部。
NO.9 法律和道德
法律应是人性的低保人民日报 曹鹏程
沸沸扬扬的“罗尔事件”,几经反转之后,当事者将部分微信用户赠予款原路退回至用户零钱包,但事情并没有结束。一部分人继续深挖罗尔的各种历史,吐槽他的求助资格乃至人品;还有一部分人在收到退款之后,再找到罗尔的另一篇文章,重新打赏给笑笑,很快上限又满了。 很难评判哪一种做法是对的,因为人们接受的是不同的“真相”,而且都有道德上的正确依据。有时候,我们的道德观念具有复杂的内涵,这一方面能够让各种不道德都及时遭受谴责,另一方面则是导致做好事的人要尽量高尚,被帮助的人必须很无辜,这客观上抬高了道德行为的成本,让人们的汹涌爱心潮水无法安静地引向需要的地方。 除了针对道德话题的激烈争论,舆论中自然地出现了要求法律出面来管,要求法律跟上时代变化的呼声。“法律是道德的底线”,这句名言人人皆知,但在包括“罗尔事件”在内的不少案例,都是在道德进退维谷之后,才想起来用法律来找底线,而不是先用法律定好空间,剩下的事情交给道德。很多人在国外都填过各种资格申请表,“你是否吸过毒”“你是否有酗酒史”……这样的问题看似简单,但实际上这种预设的条件,是获得相对信任的前提。而且一旦出事后发现有隐瞒,法律就可以严厉地出面解决。 法律确实具有滞后性,但是也有强大的确定性。“罗尔事件”发生后,很多法学专家提供了细致的分析,从慈善法对个人募捐和个人求助的区分,到民法、合同法、刑法对欺诈的定义和处置,可以说,现行的法律其实是够用的,只是我们没有主动加以运用。很多不够规范的个人求助,之所以最后引发了社会信任的阵痛,根本上是因为没有发挥法律的社会行为疫苗作用,没有把“丑话说在头里”,最后还是依靠道德的免疫作用在痛苦地自愈。 发起求助的个人、发布求助的平台,都是有法律责任的。特别是相关平台,作为相对更有能力、更有义务的相关方,应该主动地去适应新法新规的精神。实际上,在慈善法开始实施的9月,国家四个部门还曾推出《公开募捐平台服务管理办法》,明文规定个人为了解决自己或者家庭的困难,在各种平台上发布求助信息时,平台应当在“显著位置向公众进行风险防范提示,告知其信息不属于慈善公开募捐信息,真实性由信息发布个人负责”。各类平台如今都在争抢注意力、使用习惯、用户黏性,对内容提供倾向于从宽。然而,如今公众其实更需要可以简单核实和信任的内容,从而可以傻傻地去爱。即使一时做不到,也可以像《管理办法》所要求的,对信息风险进行必要的提示。看不到这一点,就看不到平台下一步的发展未来。同样,对于各级治理者来说,以传播平台、社会组织为重点,把现有的法律充分用好,也是需要跟上的课题。 我们还是要对自己的道德水平有信心,更应该了解自己的法治进步。电影《烈日灼心》中,警察伊谷春说过:我很喜欢法律。法律更像人性的低保,是一种强制性的修养。给道德与法律一个清晰的边界,让法律的归法律,让道德的归道德,很多事情就没那么复杂。当法律分解掉不必要的社会协作成本,道德自会去洗刷人们的内心。
NO.10 爱国主义
让爱国主义成为青春底色 人民日报 陈宝剑
“在国庆重大活动中,我是群众游行中‘凝心铸魂’群众游行方阵0大队0中队的成员。”在今年夏天到秋天的三个月里,北京大学外国语学院硕士研究生许洋,有一段独特的作为“万能砖”的经历。在北大,与他一样未能在10月1日当天走过长安街的替补队员,共有33位。 在学校举行的国庆重大活动总结大会上,许洋说:“我现在觉得,当替补也是极好的。虽说没能上场,但替补的角色帮助我深入地理解、感知了重大活动的意义。它提供了一种精神动力,鼓励我们继续前进,把青春融进祖国的江河。这样来看,这几个月的努力是值得的。” “滴水是有沾润作用,但滴水必加入河海,才能成为波涛”。个人的理想奋斗,只有融入爱国主义的万顷洪流,方能形成排山倒海、无往不前之势。对每一个中国人来说,爱国是本分,也是职责,是心之所系、情之所归。对新时代中国青年来说,热爱祖国是立身之本、成才之基。中共中央、国务院印发的《新时代爱国主义教育实施纲要》强调,“要把青少年作为爱国主义教育的重中之重,将爱国主义精神贯穿于学校教育全过程”。高校学生正处于成长的拔节孕穗期,也是进行爱国主义教育的关键时期,为他们“扣好人生的第一粒扣子”,让爱国主义成为学生的青春底色,才能培养担当民族复兴大任的时代新人。 当代中国,爱国主义的本质就是坚持爱国和爱党、爱社会主义高度统一。在国庆70周年群众游行方阵训练工作中,我们结合党史、国史进行爱国主义教育,激发了同学们爱党爱国爱社会主义的巨大热情。同学们通过一次次的“党旗下谈初心”,更加深刻地理解了中国共产党为什么“能”;通过一个个“日评会”“观影会”“故事分享会”,更加深刻地理解了马克思主义为什么“行”;通过一场场的实践、参访、座谈,更加深刻地理解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为什么“好”。国庆活动期间,参与方阵的北大学生中,有700余人郑重提交了入党申请书,成长在新时代的“95后”“00后”,在许党许国中迎来了属于他们的“成人礼”。 今天,身处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关键时期,面对世界百年未有之大变局,爱国主义教育面临的内外环境、形势任务发生很大变化。进行新时代爱国主义教育,既要守正也要创新,不断丰富教育内容、创新教育载体、增强教育效果,让爱国主义教育体现时代特色、始终充满活力。从2015年起,北大实施“鸿雁计划”,选拔优秀学生党员骨干,奔赴基层开展调研实践活动,帮助同学们树立选择基层、服务基层、投身基层的志向,在毕业之后到祖国最需要的地方去,把对党的忠诚和热爱写在祖国的大地上。今年,北京大学暑期社会实践专门设置了“红色之旅”革命精神传承调研活动,103支实践团队分赴浙江嘉兴、江西南昌、陕西延安等地,参观革命遗址、调研考察、座谈交流,进一步激发爱党爱国、砥砺奋斗的热情与决心。 “红楼飞雪,一时英杰,先哲曾书写,爱国进步民主科学”。正是有爱国主义这一强大精神支柱,千千万万青年在与时代同呼吸、与祖国共命运中,书写了别样精彩的人生。在新时代弘扬爱国主义精神,让爱国主义成为青春底色,我们就能让青春成为中华民族生气勃发、高歌猛进的持久风景,让青年英雄成为驱动中华民族加速迈向伟大复兴的蓬勃力量! (作者为北京大学副校长)
NO.11 教育革新
好老师应有“有趣的灵魂”广州日报 连海平
最近,一段老师用大闸蟹教学的视频在网络上走红。与印象中的化学课不一样的是,这堂课没有试管、烧杯、酒精灯,只有大闸蟹、奶茶、泡面等美食。视频中,化学老师在讲台上妙语连珠,为同学们认真讲解大闸蟹等美食的化学知识。幽默的课堂氛围伴随着让人垂涎的气味,创新的教学方式使学生们听得格外轻松认真。 “隔壁班的同学都馋哭了”“不想当厨子的吃货不是好化学老师”“能遇到这样的老师先不说成绩怎么样了,学习动力、学习兴趣肯定是激发起来了”……网友点评,令人忍俊不禁。网友馋的,不仅是大闸蟹、奶茶这些色香味俱全的“另类教具”,还有这位吃人间烟火的“别人家的老师”。从中可见,拥有一颗有趣的灵魂对于教师来说,何其重要。 一句网络流行语说,好看的皮囊千篇一律,有趣的灵魂万里挑一。具体到教师身上,可以这么说,严肃的教师千篇一律,有趣的教师万里挑一。确实,有趣的灵魂太难得了,尤其对于那些理科教师来说。于学科而言,像数理化这些基础学科,全是定律、定理、公式,严肃有余而活泼不足,想上得有趣确实不容易;于教师本人,脸孔板久了,观念僵化了,不敢轻易切换“画风”,退一步说,就算想改变,恐怕也心有余而力不足;于外部因素,应试教育始终围绕分数展开,学生埋头苦读已成常态,快乐学习并不是必需品。 拥有“有趣的灵魂”,做一个有趣的人,某种程度上已成为这个社交时代的刚需,也是新生代学子们对老师的要求,为人师表者应该有所思考。做一名有趣的教师,让学生爱屋及乌从而喜欢上一门学科,未必是一件很难的事。首先,认识要到位,不要把有趣当作无聊,不要放不下教师架子;其次,心思要花上,要把课上得有趣而不造作,对知识传播起到锦上添花作用,还是要花点心思的;再次,度要把握好,避免过犹不及。
NO.12 历史与英雄
崇尚英雄,就是坚守正道人民日报 陈凌
在一个民族的精神谱系中,英雄是醒目的标识;在一个国家的道德天空上,英雄是璀璨的星辰。 哲人有言,英雄的业绩、他们的言论,就是那个时代的精华。的确,英雄是一个民族的“凝结核”。如杨靖宇所言,“革命就像火一样,任凭大雪封山,鸟兽藏迹,只要我们有火种,就能驱赶严寒,带来光明和温暖。”英雄就是这革命的火种,没有英雄的引领,个体的力量就难以凝聚;缺少先锋的领路,前行的方向将难以看清。马克思因此感慨,“每一个社会时代都需要有自己的伟大人物”。 山因脊而雄,屋因梁而固,一个有希望的民族不能没有英雄。我们崇尚英雄,不仅因为英雄引领了历史车轮的前进,更因为英雄身上闪亮的精神光芒,可以穿过岁月、直抵人心。一句话说得好,英雄不是点燃的蜡烛,而是一束纯净的阳光。生命终有逝去之日,蜡烛终有燃尽之时,但“未惜头颅新故国,甘将热血沃中华”的献身精神、“我自横刀向天笑,去留肝胆两昆仑”的豁达胸襟、“为有牺牲多壮志,敢教日月换新天”的勇敢刚毅,却可以历经时间的冲刷而凝为不朽。“把历史变为我们自己的,我们遂从历史进入永恒”。以英雄为路标,我们才能廓清思想的迷雾,看清前行的方向;不忘为什么而出发,我们才能激发起向前的无穷力量。 然而,现实中,总有一些人,或是打着“还原真相”“重新评价”的幌子,或是借着“学术研究”“历史考证”的名号,歪曲历史,裁剪事实,抹黑英雄。于是,黄继光堵枪眼“不合理”,邱少云火中捐躯“不真实”;刘胡兰“精神有问题”,雷锋日记“全是造假”;狼牙山五壮士是“土匪”,虎门销烟的林则徐更是“把中国踹入万劫不复的深渊”……种种诋毁之声,不绝于耳。 英雄的事迹,不是不能考证和讨论,但要有基本的是非观、价值观。通过混淆视听甚至无中生有来否定英雄,进而否定共同的历史记忆、否定民族的心理积淀、否定集体的价值追求,最终只会让我们的精神家园“血污游魂归不得”。君不见,在当年苏联,青年近卫军英雄奥列格·科舍沃伊的故事,被一些人说成是其母亲编造的离奇骗局;卫国战争女英雄卓娅的事迹被“考证”为假的,称她并没有烧掉德军的马厩和草料,反而烧掉了村民的木板房;就连列宁,也遭到无端的攻击和谩骂。由此带来的,是思想的混乱、精神的虚无、信仰的坍塌。当文明的灯火被吹得七零八落,加剧的却是国家的动荡和分裂。这样的教训,还不够深刻吗? 历史不容忘却,英雄不容抹黑。1930年,年仅25岁的共产党人裘古怀,在狱中英勇就义。临终前,他给狱中的同志留下了一封绝笔信,信中写道:“同志们,壮大我们的革命武装力量争取胜利吧!胜利的时候,请不要忘记我们!”一位曾参加过北伐,还因作战勇敢,被誉为“虎胆英雄”的革命者,所担心的,绝不是自己的名字淹没在历史的尘埃中;他所害怕的,是自己用生命追求的信仰、同伴用鲜血守望的初心被后人忘记。在这个意义上,捍卫历史,正是为了开创未来;崇尚英雄,正是为了坚守正道。
NO.13 恒心与匠心
“深挖井”方能饮甘泉人民日报 李树杰
当公鸡一声长鸣唤醒整个大山,画家就带上画笔、画板、画架,沿着狭窄弯曲的石板小路,在白墙黑瓦的皖南农舍拾级而上,登上村东山坡,眺望远处美景,构思心中画卷。这位水彩画家独自一人沉到大山里待了整整40天,每天都有情感的冲击、灵感的迸发、思想的火花,画笔下的色彩比过去更丰富、丰满、灵动,色彩的过渡更自然,与景物的结合更有意境、神韵,构图更加灵活自由。他将这样的深入生活叫“深挖井”。 艺术虽然高于生活,但归根结底源于生活,源于客观实际。深入地去体察自然,才能胸有万壑,下笔有神。特别是艺术的形式与美感,只能从人类的生活本身去发现、提炼与获得。有一位诗人形容作家坐在屋里挖空心思写不出东西的窘态是“把手指甲都绞出了水来”。但是,当你一旦走入生活就不一样了,那里面有精彩的故事、鲜活的人物,你做梦也想象不到的传神细节。一座挖掘不尽的富矿呈现在你眼前,素材俯拾皆是,所做的就是如何把这些矿石烧炼成钢。北宋著名画家郭熙《山水训》中“春山淡冶而如笑,夏山苍翠而如滴,秋山明净而如妆,冬山惨淡而如睡”的体会,如果不是他长期深入地体察自然,是无论如何也得不出的。 但这些年,我们许多创作者,却轻视甚至鄙视深入生活。很少有人再走到大山深处,走进普普通通的百姓生活中。他们觉得这样太费劲,太笨,甚至得不偿失。或关在屋子里凭空想象,躲在象牙塔里自我陶醉。一周弄一个长篇,3个月拍出一部电影,一年画它几百幅画。浮躁的心态加上对经济利益的过分倚重,难以创作出真实、厚重、可以穿透历史、打动人心、经久传世的好作品。正如一位评论家所言:有“高原”缺“高峰”,文学艺术的创作队伍越来越庞大,作品越来越多,但真正的精品力作仍待增长。 实际上,艺术一开始就是作为社会生活的反映而出现的。好的作品,无论是一幅画、一首歌、一出戏、一部电影或者一段舞蹈,除了使我们得到艺术和美的享受之外,还能使我们体察到某个时代、某个地区的生活状况、风土人情、社会人生。可以让我们看到更加广阔、更加鲜明的社会历史背景。走进生活深处,走进芸芸众生,我们的艺术家才能体悟生活本质、吃透生活底蕴。也只有真正把生活咀嚼透了、消化了,灵感和创作激情才能油然而生。凭空想象、胡编滥造、自我陶醉的作品和艺术首先给欣赏者的就是一个“假”字。既缺乏真诚,也没有多少艺术感染力和社会价值。 路遥先生在当年领奖时说:“艺术劳动应该是一种最诚实的劳动。我相信,作品中任何虚假的声音可能瞒过批评家的耳朵,但读者是能听出来的。”1951年5月,柳青离开北京,带着简单的行李,踏着一场潇潇春雨中的泥泞路,来到陕西长安的皇甫乡安家落户。他在镐河畔神禾原上的古庙里,像一个农民一样住了14年,创作了中国文学史上的扛鼎力作《创业史》。我们现在的作家、艺术家还有多少人像柳青、路遥一样,舍得拿出几年甚至十几年的时间深入生活成就一部作品? “深挖井”方能“饮甘泉”。凡是传世之作、千古名篇,必是植根生活、笃定恒心、倾注心血来完成的。
NO.14 亲情与爱
让亲情甘泉滋润现代社会的土壤人民日报 陈凌
相对于“男耕女织,朝出夕归”的农耕社会,现代生活最显著的变化,就是流动性的增强。从蛙声一片的田间地头,到车辆川流不息的城市马路,越来越多的人,成长在故土,工作在异地。从故土中“逃离”,并不意味着“背叛”,恰恰相反,这是任何一个国家历经城镇化阶段,必然存在的趋势。问题的关键在于,当我们被历史的潮流裹挟前进之时,年轻一辈,越来越成为“原子化的个体”;我们的情感网络,越来越脆弱。移动互联的发展,更是加剧了这一问题。当羽翼丰满的孩子为了前程各奔东西,年迈的父母其实是最脆弱的群体,是需要陪伴的对象。城市里,不少老人们,都会在家里养上一只宠物,或是小猫,或是小狗。宠物所寄托的,正是空巢所带来的孤独感。对于大多数老人而言,这种孤独感的缓解,或许一年只有为数不多的几个节假日,也就是子女的归巢。春节期间,一则名为《最好的爱》的微电影,在朋友圈“刷屏”。视频中,当在外工作的女儿,带了一堆礼物给父母,认为自己尽了自己的心意,回到家中,依然顾着自己的玩乐,引来父亲的不满。母亲随后的一席话,才让女儿明白,最好的爱,是对父母的陪伴,而不是物质的多少。这也从侧面道出了现代社会的“亲情缺失”问题。不可否认,地域的阻隔,是阻碍情感交流的一个重要原因。但无论是语音聊天的实现,还是视频通讯的发展,科技的进步,其初衷便是不断缩短空间的距离。我们或许无法做到“父母在,不远游”,但至少可以多跟家人分享一下自己的喜怒哀乐;我们或许不能每天回家看看,但至少可以偶尔打个电话,让父母在亲情的喃语中得到心灵的慰藉。其实,亲情温暖的不仅是父母,还有自己疲倦的心灵。作家巴金曾在《家》中,写下这样一段耐人寻味的话:“人们躺下来,取下他们白天里戴的面具,结算这一天的总账。他们打开了自己的内心,打开了自己的‘灵魂的一隅’,那个隐秘的角落。”对于每一个人而言,家庭犹如沙漠中的甘泉、大海边的港湾,是洗心涤虑、怡情悦性的居所。无论是传统社会,还是现代生活,亲情都是最沁人心脾的一泓甘让亲情的甘泉滋润现代社会,并不需要花多少力气,不妨如网友所言,“尽孝就是这么简单,放下事情,给爸妈打个电话。”
NO.15 生态文明
禁食野味:这个问题就得一刀切人民日报 嘉佑
远离野味,就要远离陋习。管住嘴,是必要的事,但并非易事。管住嘴,就是与一些地方长期的饮食习惯作较量、与当地的饮食习俗作斗争、与自己的饮食味蕾作切割。 长期以来,不少人有“吃什么补什么”的错觉,有“吃什么养什么”的误区,有“吃什么治什么”的谬解。甚至有人不明就里地以为,野味代表着“新鲜”,野味能够治病,野味可以带来刺激,诸如吃猫能提振精神、吃蛇能强健身体、吃鼠能美发生发等说法。以讹传讹、美化包装、凭空而来的理由,无一例外地为这一不生态、不健康的陋习提供了反科学的说辞。 管住舌尖,就要杜绝侥幸。食要分材,不能什么都吃,也不是什么都能吃。很多野生动物之所以被端上餐桌,并非真是美味佳肴,往往是因为一些人抱着新奇、刺激、万一有奇效的侥幸心理食之。殊不知,因为口腹之欲,极有可能把潜在的病毒释放出来,把珍稀动物逼近灭绝。杜绝任何对野味的贪婪和侥幸心理,管住舌尖就能让人与自然都有“活路”。 野味不能放纵,“野蛮”更不能放任。禁食野味就是承接文明。有些人、有些地方把野味视作特色资源,甚至包装成一种饮食文化,折射出粗放低俗的生活观,必须摒弃。 古人谈饮食文明有“五戒”:戒纵酒、戒耳餐、戒目食、戒强让、戒暴殄。古人观念照进现代生活,既要除饮食之弊,又要兴文明之利。现代人要有现代人的样子,要有现代生活的风范。禁食野味,管住嘴,也要“迈开腿”,从制度、规则与文明出发“起而行之”,再难都不能松。 越是难禁,越应该禁;越是难管,越应该管。禁,强力地禁,管,彻底地管。在这个问题上,就得来一次“一刀切”。
想了解更多关于高职高考的资讯,联系在线客服,或者来星华教育了解一下。
相关文章
- 韩山师范学院-2023年春季高考招生简章-学校简介
- 汕尾职业技术学院可以转专业吗-大专入学时可以转专业吗-专业分析-医疗医药类专业好不好-北大青鸟计算机编程培训
- 广东松山职业技术学院能不能转专业-大专转专业一般在什么时候-专业分析-管理类专业好不好-北大青鸟计算机职业学校
- 罗定职业技术学院好转专业吗-大专被不喜欢的专业录取了,怎么办-专业分析-化学类专业好不好-北大青鸟计算机考试培训
- 广东茂名健康职业学院转专业难吗-大专转专业是什么时间-专业分析-计算机类专业好不好-北大青鸟计算机设计培训
- 广东梅州职业技术学院入学时可转专业吗-大专可以转专业吗-专业分析-医疗医药类专业好不好-北大青鸟计算机网络培训
- 惠州城市职业学院可以转专业吗-大专入学时可以转专业吗-专业分析-新能源类专业好不好-北大青鸟计算机编程培训
- 广东环境保护工程职业学院能不能转专业-大专转专业一般在什么时候-专业分析-化学类专业好不好-北大青鸟计算机职业学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