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职高考语文丨《六国论》解析3
《六国论》赏析
《六国论》一开始,首先提出了六国破灭的原因。苏洵认为:六国之所以灭亡,是在于他们一味地拿土地作为贿赂,向秦国乞求和平。“赂秦”就是贿赂秦国。这实际上是削弱自己力量,助长敌人的侵略野心,促使自己走向毁灭。
苏洵故意用设问,然后作了回答,突出强调六国破灭“弊在赂秦”。
接着苏洵再从“赂秦”的两个方面来论述这种做法的后果。
然后,作者又分别就“赂秦”的国家和不“赂秦”的国家,论述了它们各自灭亡的具体原因。
第三段是论述不“赂秦”的国家为什么会灭亡。
第四段是作者就以上的论述发表感慨。头几句是一种设想,为六国筹划怎样对付秦国。六国在敌人强大的威势面前屈服了,不敢斗争或者不能坚持斗争,最后全部破灭。这是一个惨痛的历史教训,也是后代当国者应该吸取的历史经验。
第五段是作者继续发表的感慨,这不同于第四段,第四段的感慨主要是针对历史,第五段的感慨针对的是现实。
苏洵的这文章几乎无不处处对准现实,这一段说的是北宋王朝的对外政策:北宋王朝与六国诸侯的情况已经不一样了。六国诸侯只是占有局部地区,力量有限,而北宋王朝则占有全国主要地区,力量远远超过六国诸侯。六国诸侯如果敢于同秦国斗争,还可以取得胜利,那么,北宋王朝同样敢于斗争,当然不成问题地更可以取得胜利。
但是北宋王朝却向辽政权和西夏政权屈服,一味妥协退让,不敢进行斗争,这就连六国也不如了。不用说,它最终也必然会得到六国破灭一样的后果。这—段作者用笔相当精练,内容高度概括,含蓄婉转,同时问题又揭示得十分明确尖锐。
战国当时的国与国之间的外交关系本来很纷繁复杂,但是苏洵只就对秦国的态度上,从六个国家当中区别出两个类型,“赂秦”和“不赂秦”;三种情况:第一种是韩国、魏国和楚国“以地赂秦”,第二种是齐国附随秦国,第三种是燕国和赵国“用武而不终”。这三种情况中的第一种属于“赂秦”一类,第二种和第三种属于不“赂秦”一类。
苏洵首先把力量集中在“赂秦”问题上,为六国的破灭立论。因为这才是六国破灭的根本要害,不仅“赂秦”的韩、魏、楚三国因此丧亡,不仅幻想保持互不侵犯局面的齐国因此不能保全,而且,即使能够跟秦国较量一下的燕国、赵国也因此失败。
写文章就应该扣紧中心问题去发挥。抓住重点,又要把它跟其它内容联结起来,看出它们的相互关系。苏洵对赂秦的韩、魏、楚三国是根本否定,对依附秦国的齐国是严肃批判,而对“用武而不终”的燕、赵两国是深切惋惜。这样,文章就显得分外有条理,有层次,分析透切,结构严密完整,使别人对自己的论点无可怀疑、无可驳斥。
作者苏洵,是唐宋八大家之一。
苏洵写这篇文章并不是单纯地评论古代的历史事件,而是借古讽今,警告北宋统治者不要采取妥协苟安的外交政策。
广东星华教育致力于提供优秀的高职高考辅导,提供线下教学,线上教学的不同方式,包括学习资源、自学套餐、辅导学习套餐、线下冲刺般的套餐,星华教育的高职高考能够为中职学生们非常好的考前培养和辅导。